-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近年來,中國航信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論述,以及關于交通強國、民航強國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緊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數字革命帶來的新發展機遇,著眼于數字中國、交通強國、民航強國、智慧民航建設等國家戰略部署,聚焦主責主業,充分挖掘自身在行業信息化建設、數字化建設等方面積淀的技術優勢、業務優勢、科技人才優勢、基礎設施優勢,推進民航與綜合交通、相關產業、區域經濟社會協同發展。
堅持創新治理模式,推動組織變革,強化數字技術與企業治理管理、生產經營一體化融合,著力科技創新,激活數字化應用場景,提升服務品質,為民航業及自身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打造旅客出行新體驗
自2007年以來,隨著我國人均收入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旅客選擇民航出行。2007—2021年,航空旅客運輸量的復合增長率達到11.4%。航空業逐步從高端消費向大眾消費轉型。隨著旅客服務需求的不斷提高和新技術的不斷涌現,如何全方位、多層次滿足航空旅客的出行需求,提升航空出行的高效性、便捷性和及時性,成為推動民航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課題。
中國航信作為平臺型企業,多年來致力于為國內外航空公司、機場、機票銷售代理提供旅客信息、商務信息、機票分銷和代理清結算等服務,不斷探索將新技術、新模式應用于各類應用場景,全面提升旅客的出行體驗。
中國航信旗下的“航旅縱橫”APP,作為公司第一款面向大眾服務的移動互聯網產品,為旅客智能化、個性化、場景化地提供從出行準備到抵達目的地全流程的完整信息服務。其打造的無紙化通關、電子證照、智能計算、泛在感知、民航服務評價等系統已經逐步成為民航新型基礎服務設施,推出了“行程管理”“前序航班”“機票驗真”“航班預警”等20多項首創功能。
目前,“航旅縱橫”的激活用戶量超過一個億,并榮獲“中國交通運輸協會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國航協科技進步二等獎”等多個獎項。
為提高旅客出行便捷性,中國航信自主研發了統一身份信息系統(OneID),整合旅客身份信息、出行信息和生物識別信息,為旅客出行提供“一張臉”通行全機場的全流程服務。目前,該系統又完成了重要功能升級,通過反向閘機攝像頭采集旅客面部信息,并與航班信息整合,在國內首次實現了支持經?;蜻^站旅客的人臉登機。
自主開發的民航旅客行李全流程跟蹤平臺“航易行”,可幫助航空公司和機場加強對托運行李的保障能力?!昂揭仔小逼脚_已經實現與37家國內航空公司和10余家外航的行李數據對接,可對各方行李相關數據進行實時清洗、整合與標準化,在行李跟蹤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期間,“航易行”平臺接入海外場站行李數據,結合抵離信息系統收集的運動員數據,確保了冬奧會期間航空行李的全流程跟蹤,為冬奧會的成功舉辦作出了一份貢獻。
很多旅客往往在旅途中不得不面對中轉的情形,陌生的環境、有限的時間、沉重的行李和舉目無親的處境,使得很多旅客焦慮難安。為解決這個問題,中國航信推出了自主研發的“智慧中轉”產品,并在移動端為旅客提供了中轉服務預約的“中轉通”小程序。
“中轉通”實現了一次注冊、自動推送服務的功能,為中轉旅客提供了5免3優享等系列特色中轉服務產品,即中轉餐、中轉住宿、行李寄存、航站樓內擺渡車、空鐵接駁等免費服務,以及行李直掛、免二次安檢、頭等艙休息室優惠等優享服務,極大地改善了旅客的航班中轉體驗。
二、賦予行業發展新動力
中國航信聚焦業務本質,以業務發展引領數字化轉型,面向行業所需,與行業數字化轉型“同頻共振”,輸出數字化技術服務能力,發揮數字技術牽引作用,催生新的應用場景、商業模式和新興業態。
以新一代技術架構為依托,建設航空公司產品管理、銷售管理、旅客服務等業務領域相關核心子系統,鞏固交互服務、連接服務、數據服務、安全監管服務等周邊配套服務功能,發展收益漏洞管理、不正常航班管理等周邊配套應用,打造自動化、智能化的旅客服務系統,支撐航空公司樞紐化、國際化、全流程旅客服務戰略。
在推進航司、機場智慧運營方面,中國航信研發的航空公司全域運營管理系統實現了地面航班保障的智慧化全流程管理。自主研發的機場協同決策系統(A-CDM系統)已占領國內千萬級機場主要市場份額,助力推進機場智慧運營一體化。機場協同共享平臺“機場行”已在200余家機場推廣使用。自主研發的商業信息化平臺“易通航”已在國內通航領域實現全覆蓋推廣,強化了通用航空與運輸航空的互聯互通。
疫情期間,中國航信積極為通用航空企業抗疫救援搭建平臺,為緊急運送醫療物資、開展航空噴灑(消毒滅殺)和空中巡查等作業提供信息服務,確保全國支援湖北的空中運輸大通道暢通無阻。
在推動分銷業務數字化轉型方面,中國航信積極探索民航領域分銷業務全流程、全產業鏈數字化轉型。通過整合全球航旅資源,打造全方位開放、具有國際水平的新一代分銷平臺,形成全球分銷能力,實現區域性向全球性分銷系統的轉變。同時積極拓展非航產品支撐主營業務,涵蓋酒店、保險、火車、用車等非航產品內容銷售。目前,系統可銷售國內外酒店超過100萬家,已基本覆蓋國內大中型酒店網絡,支持多種航空保險銷售與統一清結算,支持火車票查詢預訂結算全流程。
在助力航空物流智慧化建設方面,中國航信積極推進航空物流信息互聯互通,建設了覆蓋航空物流生態的全流程、一站式航空物流信息服務平臺,構建客戶共贏合作機制,聚焦收益管理、國際運價、電子商務、商務智能等重點領域,構建IT產品生態。目前,已有數十家航司及機場貨站客戶、2000余家貨運代理客戶使用中國航信旗下貨運數字化產品。
三、提升內部管理新效能
為全面服務好民航業數字化轉型,中國航信始終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優化調整內部資源,苦練內功、深挖潛力,不斷強化數字化管理能力,提高研發效率。充分發揮自身數字化技術能力優勢,提升運維能效管理水平。通過數據整合,形成智能分析、動態預警、實時決策的財務數據管理新局面。
在研發管理方面,將科研資源從原來的“單一中心”發展為“四地統籌”,形成“總部能力中心+低成本資源中心”相結合的研發體系架構。
一方面,發揮總部高精尖人才聚集的優勢,總體規劃、統一管理,形成智慧“頭部”。另一方面,發揮地方研發人員成本較低的優勢,建立起堅實的研發人員隊伍“軀干”。配合集成化的研發管理平臺,在確保整體研發效率不降的前提下,大大降低了研發人工成本。自主建設軟件生產管理平臺、高效需求評估系統和研發體系數字化展示大屏等管理工具,將總部和各區域研發中心3000余人的上萬條研發任務透明化展示、數字化管理,實現了線上安排工作任務、產出數據跟蹤力度細化到每日、項目工作計劃落實到周等管理能力。
在運維管理方面,中國航信打造了自主可控的數據中心能耗管理系統,運用物聯網、人工智能、圖像識別等先進技術,實現了對數據中心能耗的實時監測分析,形成了數據中心綠色節能技術體系。
建立了暖通系統能耗分析模型、采用物聯網技術實現了機房溫濕度實時監測,精準掌握數據中心制冷工況。優化動環系統、暖通控制系統,對能源消耗進行實時分析和智能化調控,最大限度延長自然冷卻時間,充分利用自然冷卻,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通過冷源系統全變頻改造、冷源系統控制策略優化、UPS自動輪巡等一系列技術手段,實現一次泵能耗降低58%、冷卻塔電加熱用電量減少92.7%、冷源系統整體能耗降低33%。
在財務管控方面,通過搭建金蝶財務管理系統,以財務核算要素為核心,打通集團內部多個系統的數據壁壘,實現將傳統財務線下報賬模式轉變為線上支付一體化管理模式。
通過線上報銷、預算控制、發票查驗、線上審批、會計核算、費用報表等一體化管控,重構財務報銷鏈,實現報賬方式靈活簡化,預算監控實時準確、費用審批快捷高效。
同時集成公司收入管理系統,自動生成主營收入憑證,并基于金蝶稅務發票管理功能,實現全稅種、全過程、自動化的稅金計算,全面提升賬務處理效率和稅務風險管控能力。該系統推動了公司財務管理流程的規范和優化,為公司下一步的數字化轉型及現代化核心財務管理能力的建立創造了必要的前提條件。
“十四五”時期,中國數字經濟轉向深化應用、規范發展、普惠共享的新階段,對各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提出了新的要求。國有企業作為發展數字經濟和推動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力量,最應抓住先機、搶占制高點,把握好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融合發展契機,激發數據要素創新活力,釋放數字技術應用對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功能。
中國航信作為唯一的以信息服務為主業的中央企業,將聚焦智慧民航建設,著力以提質增效為中心,以促進產業創新發展為主題,以加快數字化信息技術與行業融合發展為主線,提升數字化管理能力和服務能力,促進民航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全面構筑“數字航信”,努力成為行業數字化轉型樣板和領軍企業。
★關于金蝶云·星瀚★
金蝶云·星瀚,基于自主首創的企業級云原生、可組裝的蒼穹PaaS平臺,是專為大企業設計的新一代的數字化管理云服務、大型企業EBC,已涵蓋財務云(智能核算、財務共享、全球司庫、智慧稅務、預算管理、合并報表、財務中臺、管理會計、費用管理、項目管理)、供應鏈云、采購云、營銷云、制造云等超過140個標準應用和特性。旨在幫助大企業對標世界一流,實現數治企業,韌性成長,已獲得招商局集團、華為等眾多500強企業的選擇和持續認可。
共有條評論 網友評論